本报郑州7月7日电(记者刘先琴)“今年的作文命题出得好,高考这支指挥棒给素质教育,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,指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空间。”今天上午,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,在河南省实验中学考场,该校校长李建民,高三语文教师贾天仓向记者谈了这样的看法。
李建民说,从学生角度,他认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。没有命题,没有明确答案,学生不用考虑怎样适应要求,不存在跑题和会不会的问题,只需要综合知识的尽情发挥,有多高水平都能使出来;从学校和教师角度,更能促进素质教育和教师水平的提高。显而易见,这样的命题已摒弃了传统的单一模式语文教学法,教师必须把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,这就要求教师的思维方式首先要打开,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发散性、创造性思维。第三,与去年相比,今年的作文命题更有进步。“记忆移植虽然内容包容性较强,但仍属命题作文,另外,多少感觉有点“虚。今年的命题可说是“虚实”结合,“虚”到连过去一直注明的“除了诗歌这一规定也取消了,“实到必须有自己的看法或实践经历,可说是浪漫与现实的有机结合。
贾天仓说,他的第一感觉是,既高兴又有压力。高兴的是由作文命题体现的素质教育导向,比去年有更大的开拓,语文教学必须走出象牙塔关注全社会。与此同时,对语文教师是一种鞭策和督促。过去那种以传授各种文体为主的“新式八股文”教学模式,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,教师必须关注社会,关注各类新信息、新学科、新知识。